
生物除臭装置细格栅及曝气沉沙池臭气处理工艺路线:臭气收集系统、生物除臭工艺选择。
1、气体收集:
通过集气罩、风管将臭气密闭收集,形成负压系统,防止臭气外溢。
2、生物除臭装置预处理:
加湿:若气体干燥,需喷水加湿
温度调节:通过换热器将气体温度控制在20~40℃。
3、生物处理:
生物除臭装置:
填料层:填充活性炭、火山岩、堆肥、泥炭等多孔材料,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。
微生物降解:臭气通过填料层时,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分解为CO、HO、无机盐等无害物质。
生物除臭装置洗涤塔:利用循环洗涤液吸收臭气污染物,再通过微生物代谢降解液相中的污染物。
达标排放:处理后的气体经检测达标后,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(通常高于周边建筑物5~10米)。
生物除臭装置细格栅及曝气沉沙池臭气处理工艺设计要点:
1、集气罩设计:
细格栅区域:采用整体密封罩或移动盖板,确保栅渣区域密封;
曝气沉沙池:可设置浮动式集气罩或固定式密封盖,减少曝气对集气效果的干扰。
风量计算:按池体空间体积换气次数确定(通常细格栅间换气次数取8~12次/h,曝气沉沙池取5~8次/h),或按敞开口面积风速(0.5~1.0m/s)计算。
2、生物除臭装置预处理系统:
洗涤塔:用于处理废气体中的颗粒物(如细格栅携带的悬浮物)和调节湿度,可采用喷淋洗涤方式。
换热器:若冬季气温过低,需设置蒸汽或电加热装置,维持生物处理单元温度。
3、生物除臭装置生物滤池:
填料层厚度:1.5~2.0米,分2~3层填充,底层铺设砾石(粒径20~40mm)用于支撑和排水,上层为混合填料(如泥炭:树皮:珍珠岩=5:3:2)。
空床停留时间(EBRT):20~60秒,根据污染物浓度调整,高浓度臭气取长停留时间。
喷淋系统:定期喷水保持填料湿度,喷淋量为1~3L/m³(气体),可添加营养剂维持微生物活性。
4、生物除臭装置生物滴滤池:
填料:选用耐腐蚀、比表面积大的塑料鲍尔环、陶瓷滤料等。
循环液pH控制:通过投加NaOH或HSO调节pH至6.5~8.0。
5、生物除臭装置风机与自控系统
风机选择防腐型(如玻璃钢离心风机),风量按设计值的1.1~1.2倍预留,风压需克服管道阻力、填料层阻力(生物滤池阻力约500~1000Pa,滴滤池约800~1500Pa)。
自控系统:监测气体流量、温度、湿度、pH、HS/NH浓度等参数,自动控制喷淋频率、风机启停及营养剂投加。